普贤行愿品讲解 | 第二章:论义(一)
堪布阿贝仁波切·讲解 堪布泽仁扎西·译
《此部分内容分三:一、以七支供养的前六支来积累回向的善根; 二、为了利他而把最后的分支所积累的善根做回向; 三、详细解释回向。
一、以七支供养的前六支来积累回向的善根。
内容分为六支:1顶礼支; 2供养支; 3忏悔支; 4随喜支; 5请转*轮支; 6祈请住世支。
1、顶礼支:分两部分来讲:
(1) 略说:
经文中说:
“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师子,
我以清净身语意,一切遍礼尽无余。”
这里指的是总体的、不分身语意的顶礼,此外还有细分身语意的顶礼,我们下面会详细来讲。
“十方”指的是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北、东南、西北、西南,加上上和下,共十个方位,“所有十方世界中”,意思是在这样十方尽所有的世界里;
“三世一切人师子”指的是,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诸如来,以人的形象示现,因为诸如来没有畏惧,能像狮子王摧伏群兽一样制服一切外道,因而是我们顶礼的对境。
那么,我们如何顶礼呢? 我们应该以清净的身口意来顶礼。 在这里,清净指的是由于发自内心的虔信,而做身体的礼拜和语的恭敬。
(2) 详说
如果详细来讲顶礼的话,可以细分为身、语、意三方面的顶礼。
我们先来讲身的顶礼:
“普贤行愿威神力,普现一切如来前,
一身复现刹尘身,一一遍礼刹尘佛。”
由于对《普贤行愿品》生起信心而产生巨大的力量,降服了我们对诸佛无法生起信心的烦恼。
我们虽然尚不能亲见诸佛,但是对于十方三世诸佛的真实存在,应该从内心深信不疑。 我们顶礼的身体也不仅仅是此生的这一个身体,而是很多的身体。
有多少身体呢? 诸佛菩萨居住的净土不可思议,就像微尘的数量一样多,有多少的微尘,就有多少身体。 我们在顶礼的时候要观想如此多的身体,一起在恭敬顶礼诸佛。
七支供养是我们积累福报的一个重要途径,在顶礼的时候,从我们顶礼的足下一直到黄金地基,这之间有多少数量的尘土,我们就能够得到如此多数量的善趣身,还可以得到善趣国王的身体等等,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,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顶礼来得到。
另外,在经文中曾说过,仅仅是口诵一句“顶礼诸佛”,也可以得到诸多善趣的身体,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。
现在我们来讲意的顶礼:
“于一尘中尘数佛,各处菩萨众会中,
无尽法界尘亦然,深信诸佛皆充满。”
“尘”在这里指的是最微小的尘土。 有一些小乘的观点认为这样最微小的尘是“无方分极微尘”,也就是再也没有办法把微尘分割成有方向的微粒,是指极其微小的尘土,也就是最微小的尘土。
在佛的净土中有多少这样的微尘,就会有多少诸佛。 在一粒这样最微小的尘土上,有无量刹尘数的佛。
佛陀的净土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到的一个有限的地域,而是广大到不可思议。 所以,佛刹土中微尘的数量,是我们无法比喻也无法衡量的。 我们在顶礼的时候,心里要观想,在我们前方的虚空法界中,充满如此不可思议数量的诸佛菩萨。
下面来讲语的顶礼:
“各以一切音声海,普出无尽妙言词,
尽于未来一切劫,赞佛甚深功德海。”
在般若经中说,对于佛的礼赞可以分为歌颂、承事和颂扬。
歌颂的意思是称颂比较小的功德; 承事指的是宣说中等的功德; 颂扬指的是宣说大的功德。
在这里,对于佛的功德是用歌颂和颂扬的方式来礼赞的。 歌颂和颂扬的含义有必要分清楚,颂扬主要侧重于功德的方面。
我们所颂扬的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,假使让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赞美凡夫的功德,不用花多长时间就很容易说完了; 而颂扬诸佛的功德时,无论是一个菩萨还是智者,都永远无法把佛的功德说完。 就像一个人往东方走,即使走出七由旬的路程,到东方的距离还是没有缩短,因为虚空无量无边,没有东西远近的分别。 (佛的功德就是这样无量无边。 )
把佛的功德这样来比喻的话,那么佛的功德是无尽的、广大的,所以称之为"功德海"。
歌颂是以有韵律的唱诵方式来进行赞美:高昂的、低柔的、粗犷的、细腻的等等,以如大海一样无量的各种音律来歌颂佛的功德,这就是语的顶礼。
顶礼不仅能积累无量的功德,也能消除累世的业力,尤其能消除因傲慢而引起的烦恼罪障。
我们很多人都傲慢心重,自以为是,长此以往,就容易造很多业。其实真正的智者往往都是谦恭的,面对众人时,我们应该想到自己其实是最低劣的,应该保持这样的心态,以顶礼来对治我们的傲慢心。
2、供养支
在七支供养里面,越往后面功德越大:比如供养比顶礼殊胜,忏悔比供养殊胜,在七支供养中,排在最后的“回向”最为殊胜。
供养分为有上的供养和无上的供养两种,和无上的供养相比,有上的供养还是有欠缺的。
(1) 有上的供养:
“以诸最胜妙华蔓,伎乐涂香及伞盖,
如是最胜庄严具,我以供养诸如来,
最胜衣服最胜香,末香烧香与灯烛,
一一皆如妙高聚,我悉供养诸如来。”
在这段经文里,“最胜”指的是供养物没有沾染罪业,或者是没有因恶业而来,比如说采集鲜花时没有伤害任何其他生命;
“华”指的是莲花等各种鲜花;“蔓”指的是用各种绿松石、珊瑚等宝石或者鲜花做成的花串。 这里的“供养”可以指实际的供养,也可以观想为这样的供养遍布虚空。
“伎乐”在这里指的是,各种乐器发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。 花和蔓是供养给诸佛菩萨身体的,伎乐是供养给诸佛菩萨听觉的。
“涂香”指的是用檀香等各种香做成的香,可以涂抹在心间或者身体上。 所供养的“伞盖”,是用黄金做成的伞柄,华盖是用绫罗做成,坠饰着各种宝石。 像这样的伞盖、宝幢和飞幡等是供养在佛的头顶上的。
酥油灯、能发光的宝石以及日月等是以光明来供养佛的眼睛的,“末香烧香”指的是用火烧才能发出香味的香,是供养佛的嗅觉的。
在供养时,要观想我们在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中无量的诸佛。 “最胜衣服”指的是三法衣等殊胜的衣服,是供养佛身的。
“最胜香”指的是不用烧就能自然散发香味的香,比如藏红花、沉香等,以及用上等布料做成香囊。
诸多的供养物排列整齐庄严,堆积成堆,高如须弥山一样,都供养给诸佛。 在我们做仪轨时,首先要在供桌上陈设供养物,然后观想供养物遍布在虚空中。
因为所有造作都是以心为主,所以这样的观想和真实供养没有任何区别。 是否这样来观想,供养的功德大不相同。
(2) 无上的供养:
“我以广大胜解心,深信一切三世佛,
悉以普贤行愿力,普遍供养诸如来。”
前面所说的鲜花等供养物,都是因有漏的业力和烦恼形成的,是有上的供养。
而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"供养"指的是无上的供养,是由诸菩萨的禅定和愿力而来,因此是无漏的,是无上的供养。
在这段经文中,“广大”指的是这些供养物遍布虚空法界,是由胜解信而做的供养。
“悉以普贤行愿力,普遍供养诸如来”这两句是顶礼和供养的结尾。 “普贤行”在这里指的是普贤菩萨供养的行为,什么是普贤菩萨的供养呢? 由普贤菩萨的心间发出光,幻化出不可思议的供养物,来供养十方诸佛。 因为我们对普贤菩萨的供养生起信心的力量,我们自己的心间也发出光芒,无量的供养物遍满虚空,以此来顶礼和供养诸如来。
在经文中说,对佛陀供养一枝花的功德,也能够让我们投生善趣。 诸佛菩萨是殊胜的供养处,因此供养不会是没有意义的供养,对我们会有巨大的利益。
虽然佛陀没有在我们面前真实示现,但是如果我们以观想来做供养,并且内心没有任何分别,那么供养的功德没有不同,我们必须要具备这样的信心。 如果佛陀真实出现在面前我们所做的供养和观想的供养还有区别,就说明我们对佛陀还没有生起足够的信心。
一旦我们深信佛陀的智能没有障碍,遍知一切,那么我们就会相信,心里的供养和真实的供养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。
3、忏悔支
“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
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”
在这里,忏悔指的是,对往昔所造作的罪业感到后悔,并且生起从此再也不去造作这样罪业的心;
发露忏悔指的是,不仅在心里这样去想,而且忏悔的心还要通过嘴说出来,或者用肢体的动作表现出来。
这两种忏悔的功德各不相同。 首先,发露忏悔能让我们往昔所受持的戒律保持清净,并阻止恶业的增长; 如果我们的忏悔之心没有发露,那么所造作的恶业每天都会翻倍的增长。
一个造作了恶业的人,即使嘴上并没有说出自己造作恶业的事实,而仅仅说一句:“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”。那么这样的发露也能阻挡恶业成倍的增长,所以,发露忏悔非常重要。
仅仅是内心的忏悔而没有发露的话,虽然也能清净我们的罪业,但是这样的清净并不能完全消除罪业的种子,只能让我们暂时不遭受这种果报带来的痛苦。
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没造什么罪业,仅仅是我们内心深处时时生起的恶念而造作的无量恶业,都足以让我们下无间地狱。 比如,堕地狱的因是嗔恨心,因嗔恨心而对他人粗语相对,并且洋洋自得,那就具备了下地狱的前行、正行和结行。
这样的恶业在我们内心几乎就从来没有停歇过,所以我们应该能够想象到自己的罪业有多么深重。 过去我们曾在无间地狱里投生过很多次,如果不去控制自己内心的恶念,那么在将来我们还会无数次的投生到那里。
另外,出于贪欲想吃肉而去杀生,或者出于嗔恨心而去杀掉敌人,或者由于无明,认为杀生是一种修炼而去杀生,像这样由于贪嗔痴的起心动念而造作的业,总体来说都是恶业。
以身体来杀生、以言语来撒谎、想伤害众生的心念,如此种种往昔所造作的一切罪业,我们都要分别深深的忏悔。
“分别”的意思是这样来理解的,在梵文当中,“分别”的发音为“巴热提”,意思是“个别”、“第一”、“殊胜”等等, 在这里所指的意思是“个别”,因为忏悔的时候要分清楚恶业的性质,分别、个别的来忏悔。 这样来忏悔的话,就能消除我们往昔所做的各种恶业,所以功德是无量的。
4、随喜支
“十方一切诸众生,二乘有学及无学,
一切如来与菩萨,所有功德皆随喜。”
在这里,随喜指的是对这样的善业、对诸佛菩萨的福德心生欢喜。
“二乘”指的是声闻和缘觉。 缘觉指的是觉悟的圣者,是在上一个佛陀的法教已经寂灭,后一个佛陀的法教尚未诞生之间所出现的觉悟者。 声闻分为有学和无学两种,有学分为预流果、一还果和不还果三种; 无学指的是罗汉们的所有善根和四种圣者。
众生指的是因为贪嗔痴而在轮回中不断流转的众生。
随喜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没有任何的嫉妒心并且(对一切众生、有学和无学的功德)发自内心的欢喜。 对他人由于行善而得到的幸福,我们不仅不由衷的随喜,反而在别人赞叹的时候,还容易生起嫉妒心,这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无明。
如果我们能够由衷的随喜,随喜的功德是无量的。 佛陀在经文中这样比喻:三千大千世界的尘土,如果用秤来秤,也能秤出它的重量,但是,随喜的功德无法衡量。
所以,随喜是一种方便法,以这样的善巧方便能让我们快速得到更多的功德。 一个人应该随喜所有人所做的善业,如果长此以往,随喜成了一种习惯,那我们的功德就会一天一天地往上增长。 这样,即使我们自己并没有造作什么善业,仅仅对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,也能得到相同的功德,所以这是一种善巧的积累功德的方法。
如果这样的随喜以菩提心来摄受的话,那么这样的功德就比真实造作这个善业的功德还要大。
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对佛陀的功德随喜的话,那么随喜的功德就不会超越佛陀的功德,因为佛陀的功德已经圆满。
5、请转*轮支
“十方所有世间灯,最初成就菩提者,
我今一切皆劝请,转于无上妙*轮。”
“十方”和“世间”指的是一切众生; “灯”指的是诸佛,因为灯能驱除黑暗,在这里比喻佛陀的法教能驱除众生无明的黑暗。
“最初成就菩提者”指的是诸佛最初在菩提道上修行无贪着之心而证得佛果。
在证得圆满菩提之后,有些佛住于涅槃之中,没有马上转动*轮。 如果我们出于悲悯利他的思想而请佛说法,转动*轮,那么佛陀的法教就能像明灯一样驱除众生无明的黑暗,从而利益到无量众生,而诸佛转动*轮后无量的功德,我们也都能得到。
(请转*轮,可以使得我们自身能遣除谤法的障碍,生起大善根,能净治我们谤法的业障。 请佛说法,无量众生在听法后就能去恶从善,从而断除烦恼、得证菩提,这一切无法衡量的利益都源于我们最初的劝请。 因此劝请者将获得广大、无尽的福德。
在一切法中最殊胜、最稀有的法就是佛陀的正法。 只有佛法才能令众生离苦得乐。 众生的心是在光明中,还是陷于黑暗中,取决于佛陀是否转动*轮。 所以,转*轮与众生的命运息息相关,是对生命真正有效的拯救。
因此,不论自利、利他,离了转*轮,再没有更殊胜的方便之法,为此,我们应发起请转*轮的大愿。 )
6、请佛住世
有些佛是要进入涅槃而不住世的,祈请佛陀不要进入涅槃,或者祈请上师传法,祈请上师长久住世,都同样具有无量的功德。
“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诚而劝请,
唯愿久住刹尘劫,利乐一切诸众生。”
进入涅槃的意思,是超越了痛苦,超越了由有漏的业力和烦恼聚集而成的五蕴,示现圆寂。
为了能够让所有众生得到临时的和究竟的利益,我们应祈请示现进入涅槃的诸佛长久住世,那么,住多长时间呢? 佛的剎土是非常广大的,佛刹土有多少微尘数,就有那么多劫,所以是无量劫的时间。
我恭敬合十来祈请诸佛住世。 由于我们祈请诸佛不入涅槃的缘故,诸佛利益众生的功德我们都同样能得到。
以上是七支供养当中的前六支,我们已经讲完了。
以七支供养让我们来迅速积累善根、消除业障、增长善业,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。 对于佛法,如果我们发心去实修,就不会有什么难懂的地方,仅仅是实修七支供养,我们也能够因此成就。
在七支供养当中,顶礼、供养、请转*轮、请佛住世,这四种是积累善根的; 忏悔是消除业力的; 随喜是增长善业的,回向也是增长善业的。 大部分的密法仪轨,也都以七支供养来摄受。